梁志会,广西柳州人,bat365正版唯一官网201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张俊飚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国农村观察》、《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等CSSCI/CSCD期刊累计发表论文4篇,以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五年影响因子:6.07)上发表论文1篇,论文被Nature Climate Change(五年影响因子:25.170)作为Research Highlight进行介绍,另有合作论文2篇。获得2018年湖北省计量经济学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年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研究生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19年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术年会优秀研究生论文奖,2020年第四届“三农论坛”优秀论文奖,获2017/2018年“三好研究生”。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作为2020年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如今师弟师妹们眼中的“大神级人物”,梁志会在听到“科研达人”这一称号时谦虚地表示:“不敢这样自称,只能说与过去的自己相比,取得了一点进步。”他提到父亲儿时在他耳边经常念叨的小诗,对他影响很深:“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幼时不甚理解,但当他步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后,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学术研究没有捷径,唯有努力与坚持才能涉水到岸。
谈到科研一路走来的感悟,梁志会给出了三个关键词:好奇心、努力和持之以恒。首先要对学习、生活充满好奇,让自己保持灵性,保持思维的活跃;其次,一定要努力才能追上期望中的自己。努力学习、努力思考、努力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每天看着夕阳落下的时候,一定要问问自己,今天的自己比起昨天有没有长进;最后,做什么都要坚持,持之以恒。如今的科研成果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知识的获得都是不断地积累的过程,我们达成一项目标的时间有时候往往不是按天算的,而是以月、半年、甚至好几年为时间单位,“路遥知马力”,因此不要太执着于当前的得失与成败,你所需要的时间都会给你。
积跬步,行至千里
要不断地积累学术成果,光努力是不够的,还要构建自己的研究框架。梁志会认为,当有一个明确的研究选题后,应该规划要从哪些维度开展研究,一个维度就形成一篇小论文。很多人写完一篇论文并成功发表后,就会进入一个迷茫的阶段,不知道下一篇该写什么,导致最后也发表了很多篇论文,但还是不清楚自己具体研究的方面,好像什么都研究。他强调,从一开始就构建好自己的研究框架进而形成系列论文,这是学术积累的关键。
为了拓宽视野,梁志会还积极参加了国内外举办的学术会议。在硕博的三年学习生涯中,他共参加了1次国际学术会议、5次国家级会议、2次省级学术会议和2次校级学术会议,并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分会场进行了汇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梁志会接触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工作者,他认为参加学术会议对自己的科研工作是很有帮助的。在参加各类会议的过程中可以聆听很多学科内的“大牛”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历和科研成果,了解到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对当前研究热点的解读。交流产生思想,碰撞产生火花。近距离交流的过程中,梁志会收获到了许多日常学习所得之外的东西,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同时也受到这些优秀榜样的激励,成为自己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的推动力。
(梁志会在北京农业经济学年会上作汇报)
“坚持问题导向,你的论文选题不会很差”。梁志会十分同意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他先后参加了2018年国家自然项目支持“再生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调查”、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支持“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现状调查”等多项社会实践,在云南、湖北、江苏等多地进行样本采集。他认为,研究问题来源于实践,中国独特的社会背景与经济现象成为我们科学研究选题的重要基础,做学术研究要直面现实的世界。
(梁志会参加调研)
从点滴的知识开始积累,梁志会认真对待每一个学术会议,深入每一项社会实践,积跬步而行至千里,在积累中前进,在前进中积累。
心灵和身体,都在路上
科研是场持久战,不可能一劳永逸,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自己一些休憩和调整。翻开梁志会的兴趣列表会发现,他是一个爱好运动的阳光男孩。“篮球和健身均是我的爱好,进入大学以来我从未放弃过篮球与健身,不论多忙都会按照计划去健身、打篮球。上学期间有两个地方一定要去,一个是图书馆,一个是运动场。”心灵和身体都要走在路上,这是他一直秉承的学习、生活态度。
(梁志会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留学时与同事合影)
采访最后,谈到对自己的评价,梁志会坦言:“自己很难评价自己,姑且可以说我自己是一个勤奋但灵性不足的博士生,是一个务实但又严谨度不高的学生,经常会犯一些小错误,让老师头疼。”
博二的梁志会,还是个行进中的科研人,而对于未来的发展,梁志会已经有了明晰的规划。意气风发正当时,砥砺前行攀高峰。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永远怀抱一颗好奇和笃定之心,未来梁志会依旧自信地迎接着新的挑战。
问答环节
Q:梁师兄,在留学的经历和准备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和经验可以跟我们分享吗?
A:在留学经历方面,国外的科研环境与国内有差异也有共性。留学准备方面,一是必要的语言准备,英语的表达和写作能力要具备;二是关注当前国际的学术前沿,但也要关注国内现实;三是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在谷歌等网站上关注相关国外学校的博士研究生项目;四是学会做英文简历,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成果。
Q:师兄能不能给对师弟师妹们一些寄语呢?
A:第一,科研成果与时间投入显著正相关。没有大量的学习时间投入,很难保证有高质量的成果;第二,重视课程与基础理论的学习。没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作为支撑,论文写作就像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第三,要有自己的目标与坚持。不要因为身边的人发表的一篇论文而焦虑进而着急证明自己。
文字|李远玲 梁志会
图片|梁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