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信息 > 正文
【南方都市报】何可: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落地背后
发布日期:2022-05-10访问次数:

核心提示: 近日,南都记者专访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bat365正版唯一官网博士生导师何可,解读村民“卖空气”的致富秘籍。相关内容刊发于《南方都市报》2022年5月10日A12、A13两个整版。

近日,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福建厦门落地。该交易平台由厦门产权交易中心设立,提供农业碳汇开发、测算、交易、登记等一站式服务。

在现场,该中心向同安区的军营村和白交祠村的村民发放了首批农业碳票,并完成了全国首批农业碳汇交易项目,共计3357吨农业茶园碳汇。厦门一食品企业购买了该笔碳汇,来抵消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部分碳排放。

此前,生态环境部也于2019年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660号(资源环境类047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明确表示“研究推进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纳入全国碳市场”。

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认识到了农业碳汇的重要性,呼吁将农业逐步纳入碳交易市场。究竟什么是农业碳汇?村民为何能实现在卖茶叶的同时,还可以“卖空气”?如何把农业“碳票”变“钞票”?南都记者对话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bat365正版唯一官网博士生导师何可,解读村民“卖空气”的致富秘籍。


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bat365正版唯一官网博士生导师何可。


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bat365正版唯一官网博士生导师何可。

何可表示,种植茶园的农民不仅可以获得茶叶收入,还可以选择参与农业碳汇项目,增加农业系统的碳汇量。碳汇量经第三方机构核证,可以在农业碳汇交易平台挂牌出售,从而获得经济收益。

“当然,在现实中,单个农民增加的碳汇量通常较少,加之交易费用问题,碳汇交易往往需要村镇集体、碳汇项目开发商之类的组织或机构将农民联结起来。”何可说。

碳票钞票

传统市场上卖茶叶,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卖空气

南都:什么是农业碳汇?

何可:与工业不同的是,在自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农业除了会产生碳排放以外,还具有碳汇功能。

农业碳汇,是指通过改善农业管理、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育种技术创新、植树造林等方式,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尽管当前农业碳汇量较之于数量庞大的碳排放量无异于杯水车薪,但从减排成本的角度来看,农业碳汇能够抵消一部分减排难度大、成本高的碳排放,从而降低整个社会实现碳中和的成本。

南都:农业生产如何转化为碳交易产品,推动农业碳票钞票

何可:推动农业“碳票”变“钞票”,是低碳农业的价值实现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阻碍符合低碳发展理念的要素导入传统农业的主要障碍在于,低碳农业生产需要投入额外成本的同时,低碳农业产品的价值难以在市场上充分实现。

以生态茶园产业为例,其产品通常由作为“私人品”茶叶和作为“公共品”的碳汇构成。然而,生态茶园产品进入传统市场后,只能体现茶叶的经济价值,无法完全表达农业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生态价值。

其原因在于,作为“公共品”的农业碳汇是向整个社会提供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的,无法在时空上将这种服务分割成若干个部分,归属于任何个人、家庭或企业,也难以在经济技术可行的条件下阻止任何个人、家庭或企业无偿享有该服务。

由此,倘若能寻找到尽可能将外部收益内部化的方法,低碳农业就能够完成从高效益低收益转向高效益高收益的“惊险一跃”。

南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如何让当地村民实现卖茶叶的同时,还可以卖空气

何可:一个设计得当的农业碳汇交易平台能够充分反映边际减排成本和外部成本,故而依靠农业碳汇交易平台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助于弥补生态茶园产品在传统市场上的收益不足,使得当地村民既能够在传统市场上“卖茶叶”,又能够在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卖空气”,获得两份收入。


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福建厦门落地。


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福建厦门落地。

谈农业碳汇交易平台

农业碳汇核算困难是农业碳汇进入交易市场主要难题

南都:农业碳汇交易平台是什么?

何可:没有交易,就无法推动农业“碳票”变“钞票”。“碳票”与普通商品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从共同点来看,农业“碳票”的交易要符合一切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如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从不同点来看,农业“碳票”具有外部性,其交易主体、交易规则、交易环境与普通商品存在较大差异,故而农业“碳票”交易除了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之外,还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

农业碳汇交易平台正是基于农业碳汇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而建立的交易权益保障平台,能够通过提供农业碳汇开发、测算、交易、登记等一站式服务,推动农业“碳票”变“钞票”。

南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何可:农业碳汇交易平台的成立为农业进入碳市场提供了可行路径和典型示范,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农业碳汇交易实现生态经济化,有助于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二是通过鼓励农民增加碳汇获得生态收益,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三是通过激励农民采取增汇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系统的气候韧性,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南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为什么选址福建厦门?

何可:农业碳汇进入交易市场的技术性难题在于农业碳汇的核算困难。福建厦门通过调研比选交易产品、加强技术攻关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交易产品选择上,福建是茶业大省,茶树良种普及率位于全国第一,也较为关注减排增汇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生态茶园占比高达80%。特别是厦门同安区军营村、白交祠村,拥有大面积成片的生态茶山,这为茶园碳汇交易平台建设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在技术攻关上,在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建设之前,为促进茶产业发展,福建引进了气象观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记录茶园的温度、降水、辐射等相关气象数据,从而为茶园碳汇量的测算提供数据支撑。收集到基础数据之后,还需要有相应的方法学才能够准确核算茶园碳汇量。为此,福建积极推动相关方法学的开发。

目前,该省主要通过测算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即碳通量)和土壤有机碳储量两方面的内容来估算茶园碳汇量。从碳通量来看,研究人员会利用观测到的气象数据,结合实地测算的茶园数据,通过生态系统过程模型,推导出该数据;从土壤有机碳储量来看,该数据一般通过对土壤取样和实验室的理化分析估算得出。


福建春意盎然,茶香飘逸,南平、宁德等地相继进入繁忙的春茶采摘和制作季节。


福建春意盎然,茶香飘逸,南平、宁德等地相继进入繁忙的春茶采摘和制作季节。

谈平台建设关键环节

健全农业碳票监管体系,违反规则主体应纳入黑名单

南都:建设农业碳汇交易平台需要哪几步?

何可:在建设农业碳汇交易平台之前,需要开发农业碳汇核算方法、建立健全农业碳汇量的第三方评定办法。

就前者而言,由于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故而当前全国尚无统一的农业碳汇核算标准,因此需要组建专家团队,进一步开发编制农业碳汇项目方法学,尽快形成符合不同地域特征的核算体系。

就后者而言,第三方机构既需要动态监测农业碳汇量,又需要对碳汇量进行核证,还需要对碳汇量的评估测定进行验收。

在做好上述相关工作后,即可在明晰农业碳汇交易的受益主体和收益份额的基础上,建设农业碳汇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条件成熟时,还可将农业碳汇交易平台纳入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乃至谋求与全国用水权交易市场、能源市场、排污权交易市场的一体化建设,最终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

南都:建设农业碳汇交易平台,推动农业碳票钞票有哪些关键环节?

何可:利用农业碳汇交易平台推动农业“碳票”变“钞票”,一般需要着重关注农业碳汇项目申请、核算登记、颁发“碳票”和“碳票”交易等关键环节。

具体而言,碳汇申请是指申请人向相关主管部门申请参加农业碳汇项目,选择准备参加的项目类型以及相应的备案方法学,并建立碳汇监测计划。

核算登记是指申请人通过具有核算资格的第三方主体对其所申请的农业碳汇项目开展碳汇量的核算并在相关部门进行登记。

颁发“碳票”是关键性环节,取得“碳票”就意味着申请人可以在市场上对其进行交易,而申请人在取得“碳票”前,也需要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查,以保证申请项目的真实性、准确性。

“碳票”交易则是农业“碳票”变“钞票”的最后环节,需要买卖双方共同完成。

南都:如何构建农业碳汇监测核算体系?

何可:构建农业碳汇监测核算体系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厘清农业碳汇的核算边界及标准,以权威性、客观性、科学性、可获取性和适应性为原则,构建农业碳汇评价体系。二是发挥互联网、物联网和遥感等新技术的优势,提高农业碳汇核算的精确度。三是加强农业碳汇核算体系应用情况的跟踪监测和考核评价,及时修正核算体系。

南都:如何规范农业碳票的制发流程?

何可:在规范农业“碳票”的制发流程方面,首先需要制定农业“碳票”的申请标准。既要明确规定符合农业“碳票”申请条件的开发项目和交易主体,又要明确规定农业“碳票”的功能(交易、质押、兑现等)及其使用方法。

其次需要完善农业“碳票”的签发流程。可由农业农村部进行统一的“碳票”设计,各地农业部门负责接收申请资料并组织审查,生态环境部门负责邀请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审定,最后交由农业部门签发碳票。

最后需要健全农业“碳票”监管体系。对于农业“碳票”的交易规则及交易参与者予以法律法规方面的明文约束,对违反规则的交易主体纳入“黑名单”。


福建春意盎然,茶香飘逸,南平、宁德等地相继进入繁忙的春茶采摘和制作季节。


福建春意盎然,茶香飘逸,南平、宁德等地相继进入繁忙的春茶采摘和制作季节。

谈市场需求与农民参与

农民是农业碳汇交易过程中的投资者”“交易者

南都:如何激活农业碳票的市场需求?

何可:激活农业“碳票”的市场需求的基本前提是社会低碳需求的升级。这既有赖于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也离不开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的跃迁,从而提高对农业“碳票”的经济承受能力。

同时,还需发挥“碳票”的价格激励机制。“碳票”价格过低,将挫伤农民参与农业碳汇项目的积极性;“碳票”价格过高,将可能导致部分高碳企业负担过重。

因此,既要避免“一哄而上”,引发农业碳汇交易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又要避免“一哄而散”,导致农业碳汇交易市场的流动性不足。

南都:农民如何更深度地参与到农业碳汇交易中?

何可:农民在参与农业碳汇交易过程中,既可以作为“投资者”,又可以作为“交易者”。作为“投资者”,农民可以通过在农业碳汇市场上买入和卖出“碳票”来参与交易,但目前该方式尚不成熟,还需更明确的政策信号。作为“交易者”,农民可以出售个人的碳汇,但也往往存在认知不足、交易量小等缺点。

简单来说,农民在种植茶园的同时,可以选择参与农业碳汇项目后,按照项目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取减排增汇措施,增加农业系统的碳汇量。这些碳汇量在经过第三方机构的核证后,就可以在农业碳汇交易平台进行挂牌出售,从而获得经济收益。当然,在现实中,单个农民增加的碳汇量通常较少,加之交易费用问题,碳汇交易往往需要村镇集体、碳汇项目开发商之类的组织或机构将农民联结起来。例如,2022年春,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完成了全省首个社会化碳汇造林项目,8.8万吨碳汇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成功交易后,共获得了149.67万元的收益,平均碳价约为17元/吨。

我认为,未来需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例如,以村集体为单位参与碳汇交易,或通过租赁、托管或入股的方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共同参与碳汇交易。此外,也可以借助中介服务体系,通过中介机构对农民小规模的碳汇项目进行集中化的规范管理、监测、核查和认证。

南都:目前农业碳汇交易平台还有哪些不足,应该如何推动它进一步完善?

何可:目前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交易产品种类单一、社会参与度偏低等问题。

我建议,一是可在现有生态茶园项目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逐步开发农村光伏扶贫碳减排、农村沼气碳减排、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碳减排、农田碳汇等交易产品,并将碳汇资源丰富的地区纳入碳汇交易试点范围。

二是借助时下流行的抖音、微博、B站、知乎、小红书等网络平台,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农业碳汇宣传工作。一方面,提升社会公众对农业碳汇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并鼓励机关、企业、事业等多元主体购买农业碳汇用于抵消自身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碳排放,从而增加农业碳汇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让广大农民了解“碳票”变“钞票”的增收新途径,提高农民参与开发农业碳汇项目的积极性,从而增加农业碳汇的市场供给。

采写:实习生 王玮 南都记者 潘珊菊 发自北京

编辑:南都记者 梁建忠

刊载于《南方都市报》2022年5月10日A12、A13两个整版。